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文化>藝術
    多枝燈:若乎火樹 百枝煌煌
    2018-01-21 19:37:42   來源:人民日報

      圖一

      圖二

      多枝燈是將許多件單盞燈組合在一起的燈具。它最早出現于戰國時期,西漢時已不罕見。有些多枝燈是用行燈形式插接的,如廣西合浦風門嶺西漢墓出土的四枝燈。而多數的多枝燈的燈盤是分層錯落安置,點燃后燈火交相輝映,異常明亮。

      由于多枝燈的制作工藝復雜,起初燈盞的數量尚有限,如漢·劉歆在《西京雜記》中曾提到“青玉五枝燈”和“七枝燈”。之后,多枝燈燈盞的數量逐漸增多,如廣西貴縣羅泊灣西漢墓出土的九枝燈、河南洛陽七里河漢墓出土的十三枝燈、河北滿城劉勝墓出土的十九枝燈等。再往后,河南濟源東漢墓中更出土了二十九枝燈(考古線圖見圖一),自下而上分四層,通高142厘米,底座上還貼塑出造型生動的百戲和栩栩如生的飛禽走獸,不僅增加了多枝燈的藝術審美元素,而且起到了加重底座重量、穩定重心的作用。燈盞達二十九枝,雖然已經很壯觀,但當時最豪華的多枝燈的燈盞數量遠不止于此。晉·傅玄《朝會賦》中有“華燈若乎火樹,熾百枝之煌煌”(《初學記》卷二五引)的記載,其描述的對象應是百枝燈。一百枝的燈盞同時點燃,上下錯落,熾烈輝煌,真的只能用火樹來形容。在西方的宮殿和教堂中,常常看到很惹眼的多枝吊燈,氣勢宏大,其設計意匠基本和我國古代的多枝燈相同。可見在人類文明史上,有些事物的發明是多元共通的,很難說是誰影響了誰。

      百枝燈在考古發掘中目前尚未獲得,但有一件流失海外的東漢九十六枝青銅燈(見圖二),曾出現于1998年在紐約舉辦的國際亞洲藝術節上。該燈通高140厘米,燈下部的最大直徑約100厘米,96枝燈盞分層錯落安放,呈神樹形,堪稱已知的多枝燈之最。它不僅是一件珍貴的文物,同時也說明傅玄《朝會賦》中的描述確有實據,絕非夸誕之筆。這也是我國古代文獻記事的優良傳統。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兰县| 老河口市| 常德市| 临桂县| 开化县| 收藏| 公安县| 柞水县| 苍南县| 新泰市| 马关县| 彩票| 娱乐| 鄂伦春自治旗| 攀枝花市| 嘉峪关市| 海晏县| 巫溪县| 荔浦县| 安陆市| 常德市| 景洪市| 湘乡市| 福州市| 怀安县| 库尔勒市| 六枝特区| 开封县| 班玛县| 乐陵市| 石柱| 濮阳县| 长白| 鹤峰县| 黔东| 平定县| 南昌市| 黑水县| 镇巴县| 读书| 富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