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鄂州網站>鄂州文化
    《鄂州文化史》如何領你“穿越”時空隧道
    2018-01-21 10:38:29   來源:今日湖北

    pic_31.jpg

    pic_30.jpg


        《鄂州文化史》,內容要涵蓋鄂州幾千年的文化歷史,怎樣既系統又科學性地站在歷史高度,審視和統籌鄂州的歷史文化呢?12月12日上午,著名社會文化史專家、湖北大學博士生導師周積明教授應邀來鄂州,與《鄂州文化史》編纂者進行了會談,在一一聽完地方文史專家發言,以及審閱《鄂州文化史綱目(征求意見)》后提出,以時間、空間劃分鄂州歷史板塊,會更好地突出地方文化特色。 
         

    周積明,1949年11月生。先后任湖北大學副校長、湖北大學知行學院院長、湖北省重點學科(專門史學科)學科帶頭人,兼任中國社會史學會副會長、湖北省社科聯副主席。1997年被國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2002年入選“湖北新世紀高層次人才”第一層次。著有《文化視野下的四庫全書總目》、《紀昀評傳》、《最初的紀元———中國早期現代化研究》、《震蕩與沖突———中國早期現代化進程中的思潮與社會》、《20世紀的中國文化史研究》等,合著《中華文化史》等,主編《中國社會史論》、《湖北文化史》等。 
         

    鄂州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在這片土地上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遺址、文化古跡,無數文化名人和文學大家在這里留下了大量錦繡華章,為吳楚文化的繁榮昌盛奠定了堅實基礎。歷屆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視歷史文化的發掘和整理工作,早在2008年,我市就有部分有識之士,通過政協鄂州市第六屆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呈報《關于啟動〈鄂州文化史〉編寫工作的建議》的提案,并被提案委員會審定“同意立案”。2013年,由市詩詞學會和市楹聯學會聯合發起《鄂州文化史》的編纂,得到了市委宣傳部批準和牽頭的有關部門的支持,成立了由市地方文史專家組成的編輯部,聘請了國內資深學者為顧問。 
        
     

    據了解,《鄂州文化史》全書擬分上下兩卷,初稿110萬字左右。目前,這項工作在全體編纂人員進行查找、搜集資料的同時,也在對《鄂州文化史綱目》作進一步的征求意見及部分文稿的編輯工作。 

         

    當天座談會上,市地方文史專家組十幾名成員,按照各自編寫《鄂州文化史》的分工交流了進展情況,并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議及需要解決的難題。 
         

    “一聽說《鄂州文化史》由地方文史專家合作來編寫,我一驚,又很敬佩!一般來說,文化史編纂工作都是由學院派來完成的,畢竟在如今浮躁的社會里,能沉下心來做這項事業很讓我欽佩!”周積明教授又談到編寫該書的難度及寫法,他說,編纂地方文化史的難度遠遠超過編寫《中華文化史》、《湖北文化史》,難就難在地方上很多時期的資料沒有記錄,中間有缺環,難以考證。 
         

    在綱目方面,周積明教授提出了幾點感受和想法。他認為,每一個章節中要嚴格按時間和地域來寫,不能以今天的鄂州來寫昨天的鄂州,要用發展的、延續的歷史觀來反映歷史,湖北簡稱“鄂”,也是與鄂州有關聯的,歷史上的鄂王城,過去都是鄂州的屬地;在編寫該書時,要注意把握好時間和空間的脈絡,要注意變動不拘的歷史實景和吳楚文化的交融性。可采用縱敘歷史文化源流,橫設專題板塊的綜合結構。要注重鄂州的古銅鏡、武昌魚、名人詩詞書畫等地方特色。除在省內外相關部門要抓緊搜集歷史資料外,還要擴大視野,要充分發掘利用民間地方文獻、口述史等,要想辦法建立鄂州鄉灣歷史檔案。 
         

    負責《鄂州文化史》編撰工作的組織者胡念征表示,《鄂州文化史》的編纂,是鄂州市有史以來的第一次,也是湖北省內罕見的一項文化工程,意義重大,任務艱巨。盡管工程浩大,資料缺乏,但我們相信,有市領導的熱情支持,有背后國內、省內一流專家的把關,有全體編纂人員的共同努力,這項工程我們一定能做好。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州市| 洪雅县| 闸北区| 偃师市| 邢台县| 随州市| 马边| 福清市| 凭祥市| 美姑县| 贡嘎县| 罗城| 阿图什市| 晋城| 台中市| 黄平县| 云龙县| 旬阳县| 龙岩市| 孝义市| 雅安市| 聊城市| 怀柔区| 安塞县| 长泰县| 察雅县| 新建县| 巴青县| 长海县| 陆河县| 东乡| 武宁县| 凯里市| 乐亭县| 芦溪县| 兴安县| 泸溪县| 纳雍县| 四川省| 自贡市| 台前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