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加快推進建設明年國家開展第三方評估
昨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建設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范基地的實施意見,公布首批28個雙創示范基地名單。其中,東湖新技術開發區作為17個區域示范基地之一入選。
昨日,東湖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獲批全國首批雙創示范基地,表明光谷雙創工作得到國務院的認同。近年來,光谷圍繞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工作,從營造創新環境、聚集全球創新要素、釋放蓬勃創新活力等多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
去年,頒布實施《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條例》,以法規形式保護改革者,激勵創新者。先后出臺“黃金十條”、“創業十條”、“互聯網+十條”等政策,形成人才、資本、產業等6大政策體系,有力促進東湖高新區科技成果轉化,降低創業成本,提供便捷創業服務。大力推進管理體制改革,成立政務服務局,實現一個部門管審批,上線運行“智慧光谷·政務云平臺”,創新政務服務,方便企業辦事,提高服務效率。
在光谷,建成孵化器(加速器)47個、孵化面積達420萬平方米,省級以上眾創空間33家,集聚創業服務機構400余家,舉辦創新創業活動2000多場,形成了方便創新創業者“找人、找錢、找技術、找場地、找市場、找圈子”的創新孵化生態體系,光谷成為創新創業的熱土。
與此同時,東湖高新區積極建設“人才特區”、“資本特區”,聚集269名“千人計劃”、133名“百人計劃”、1003名“3551光谷人才計劃”,3000多個海內外人才團隊、4萬多名高層次人才到高新區創新創業,推動設立了13家區域要素市場、23家科技支行、1000多家股權投資、風險投資機構,共有36家企業在境內外上市、85家企業在“新三板”掛牌,推動2500余家企業通過創新產品融資超過600億元。
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東湖高新區大力建設工研院等各類新型創新服務平臺,建成工研院8家(在孵團隊超過200個),產業技術創新聯盟51家,建成企業技術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省級及以上技術創新平臺501個,其中國家級216個。同時大力支持企業走出去,東湖高新區70家企業在美國、法國、英國等50個國家(地區)投資建設研發中心、制造工廠等項目137個,總投資達到35.8億美元;積極引進世界500強等,已集聚霍尼韋爾、IBM、輝瑞等104家世界領先企業研發(創新)中心、共享中心等,700多家外資企業到高新區投資興業。
去年,東湖高新區企業總收入達到10062億元,是2010年的3.44倍,千億產業達到四個(光電子產業過4000億元,現代服務業過2000億元,高端裝備制造業、節能環保產業均過千億元)。
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