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孝感網站
    珍藏半世紀的古老稻種重獲新生 有望重上餐桌
    2018-01-21 10:48:15   來源:楚天都市報

    1.jpg

    “黃毛粘”稻米與“黃毛粘”稻谷

      “黃毛粘,兩頭尖,一人吃飯兩人添”。說的是一種叫做“黃毛粘”的稻米,因為口感香甜而倍廣受百姓喜愛。然而由于這種稻米產量低,從上世紀60年代就已絕跡。

      最近,孝感正高級農藝師湯儉民拿出他珍藏的1964年“黃毛粘”珍稀稻種,經過三年的反復播種,使這種古老的、僅孝感才有的區域稻米“黃毛粘”,又重現“江湖”。

      今日上午,記者在孝感市孝南區陡崗鎮袁家湖村,看到了曬在稻場上的大片“黃毛粘”稻谷,稻谷的主人吳斌興奮的向記者介紹,小時候就聽奶奶說“黃毛粘”米飯香,但從小到大沒吃過,這么好吃的稻米不應當絕跡,經過多方打聽,聽說農藝師湯儉民老師那里有些“黃毛粘”的種子。

      2013年,他向孝南區的正高級農藝師湯老師那里“討要”了約200多粒“黃毛粘”種子,在湯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培育播種,3年時間時經過多輪原生態的方法培育,其中還在氣候條件更適中的海南進行播種培育。

      種子一年年的增加,至今年,已發展到種植了200畝“黃毛粘”的規模,因為今年的洪水災難,僅收獲了“黃毛粘”稻谷不足1.5萬公斤,但已足夠來年進行大規模種植了。

      記者捧起“黃毛粘”稻谷,聞到一股淡淡的清香,剝開稻谷,露出兩頭尖尖自然泛黃的米粒,放到嘴里面嚼一嚼,有種不同于其它大米的清香味。

      旁邊的一位村民在稻谷曬場感慨的說,以前只聽說過“黃毛粘”,只有60歲以上的老人才吃到過,沒想到吳斌現在弄出這大的規模,把絕跡了的“黃毛粘”救活了。

      講起“黃毛粘”種子的來歷,農藝師湯儉民老師自豪的向記者介紹,在80年代他在孝南區農業局工作,當時的局長李有豪將一些農作物種子資源轉交給他保管,其中有個發黃的信封里面裝的就是稀有的“黃毛粘”種子。

      李局長說,這個種子是他從的上一任局長手上接過來保管的,囑咐他一定要保藏好這些稀有稻種,這只有孝感才有的區域農作物,在60年代之前因為產量低被淘汰,但“黃毛粘”口感香甜,是個好品種,一定不要讓它絕跡。

      3年時間里經歷了四五次繁殖,如今,黃毛粘的種植已初具規模,并且畝產可以達到350公斤以上。湯儉民老師滿懷信心的對記者說:“黃毛粘”注定需歷經歲月打磨,慢慢成長壯大,自己以后將會繼續改良培優“黃毛粘”,總有一天,會讓“黃毛粘”重新爬上千家萬戶的餐桌,讓傳統飯香遠飄全國。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果县| 林西县| 都安| 铁岭县| 河北省| 英德市| 永修县| 都安| 许昌市| 昭觉县| 景宁| 衡水市| 大庆市| 洛宁县| 乐山市| 聂拉木县| 绍兴市| 永春县| 桦甸市| 朝阳区| 崇文区| 赤城县| 湾仔区| 大渡口区| 郓城县| 女性| 贵州省| 大连市| 青神县| 普兰店市| 澄城县| 奉贤区| 江津市| 宁化县| 平江县| 清徐县| 辛集市| 额济纳旗| 丹江口市| 绥江县| 米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