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黃岡網站
    紅安縣“制管”+“智管”創新政府采購監管模式
    2024-11-03 10:16:12   來源:今日湖北

    今日湖北網武漢11月2日電(羅亞克 方政軍)紅安縣財政局在優化政府采購營商環境改革先行區創建工作中,通過引入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成功打造了一套“制度管+智能管”的雙管齊下監管新模式,該模式基于電子化采購平臺的網絡系統動態數據,運用開發的政府采購專業智能模型,對接通用人工智能語言大模型,適時監督本級政府采購項目的狀態,智能分析判斷異常情況,自動生成風險提示報告,提前預警,精準監管,減少無的放矢的監督檢查。有效優化了政府采購營商環境。

    傳統的政府采購監管模式,主要依賴人工抽查和質疑投訴處理,這種方式存在諸多局限。監管人員的專業技術能力參差不齊,面對復雜多變的采購項目時往往力不從心。同時,由于監督手段有限,很多潛在問題難以被及時發現和糾正,導致風險累積后移,增加了止損成本。為了破解這一難題,紅安縣財政局決定引入新技術,對傳統的監管模式進行革新。

    紅安縣財政局將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深度融合到政府采購監管中,構建了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智能化的監督系統。該系統能夠實時抓取電子化平臺上的交易數據,并進行深度學習和模式識別。如同給監管工作安裝了一雙“智慧眼”,能夠精準地發現異常交易行為。如在判斷圍標、串標行為時,系統能夠通過大數據分析識別投標人之間的異常關聯,一旦發現有投標人之間存在不正常的關聯關系,就會立即發出預警。此外,系統還能通過建立價格模型,對歷史采購數據進行學習,形成合理的價格區間。如果投標價格超出了這個區間,系統就會進行預警,從而防止不合理的價格出現。

    智能化監管系統的應用不僅提高了監管的精準度,還大大減少了無目標的監督檢查。在日常監管工作中,系統能夠結合采購項目各當事人的評價和客觀數據比對結果,科學判斷采購活動中的隱患。并有的放矢地開展監管工作,既提高了監管效率,又降低了對采購人、代理機構和參與政府采購的市場主體的打擾。

    依靠這一智能系統,紅安縣財政局實現了以預防為主的監管的職能轉型。系統能夠在事前設計關聯采購活動軌跡,事中進行動態監管預警,事后自動生成各環節復盤監督報告。這種技防監管體系的建立,有效改善了監管部門被動監管的方式,將盲打式的威懾監管變為精準靶向預警管理,確保了政府采購活動的規范、高效運行。紅安縣的這一創新舉措不僅解決了傳統監管模式中的諸多痛點問題,還顯著提升了政府采購的效率和質量。這一模式為紅安縣的營商環境優化注入了新的動力,也為其他地區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未來,紅安縣將繼續深化政府采購監管改革,探索更多創新路徑,為有效運用財政資金、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發揮更大作用。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贺兰县| 芮城县| 安顺市| 抚顺县| 南通市| 扎兰屯市| 博罗县| 沅陵县| 平陆县| 蓬莱市| 大姚县| 德钦县| 扶风县| 景泰县| 黔东| 澜沧| 静宁县| 黄平县| 蓝山县| 宁化县| 兴安盟| 班玛县| 马龙县| 丰城市| 开鲁县| 青海省| 丘北县| 桦甸市| 自治县| 呼和浩特市| 延吉市| 垫江县| 东港市| 水城县| 壶关县| 凤阳县| 大冶市| 汉源县| 澄江县| 庄浪县| 合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