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荊門網站
    20萬尾魚苗“落戶”屈家嶺青木河流域
    2018-01-21 10:42:41   來源:荊門晚報

    1.jpg

    圖為放流現場

      28日下午,近20萬尾鳙魚(又叫花鰱、胖頭魚)等魚苗躍入屈家嶺管理區文化遺址的青木河流域,這是增殖放流第一次走進該管理區。

      市水產局漁業監察支隊支隊長劉菊介紹,人工增殖放流是用人工方法直接向海洋、灘涂、江河、湖泊、水庫等天然水域投放或移入漁業生物的卵子、幼體或成體,以恢復或增加種群的數量,改善和優化水域的群落結構。

      我市全境大小河流900余條,形成以江漢中下游、漳河水庫、長湖和府環河為主的四大水系,連接著58座湖泊、556座大中小型水庫、71處河壩和12.95萬口堰塘,全市水域面積290萬畝,天然、公共水域多。

      2012年,國家相關部門要求各地開展人工增殖放流,全市各縣市區承擔所在轄區公共水域人工增殖放流,主要是一江十二庫(漢江,漳河水庫,京山縣境內的高關、惠亭、吳嶺水庫,東寶區境內的仙居河、象河、巖垱 、建泉、黑龍泉水庫,荊門高新區·掇刀區的新埠河段、龍泉水庫、樊橋水庫),市水產局漁業監察支隊承擔著全市垮界公共水域增殖放流,主要有漢江、漳河水庫、新埠河流域、青木河流域等。

      增殖放流的魚苗一般尾長5厘米至15厘米,尾重0.25公斤至0.75公斤,每年春、冬季節為最佳投放期,這個時間段所投魚苗成活率高。

      今年以來,市水產局漁業監察支隊多次開展人工增殖放流,先后在漳河水庫、漢江、新埠河流域等地增殖放流。考慮到屈家嶺管理區青木河流域漁業資源的實際,該支隊于28日首次在該流域人工增殖放流近20萬尾鳙魚(每尾0.25公斤左右)等魚苗。

      據了解,今年全市預計向公共水域投放500萬尾(價值200余萬元)魚苗,現已投放300余萬尾,其中市漁業監察支隊今年預計向垮界公共水域投放180余萬尾魚苗,現已完成160余萬尾魚苗的投放。(記者 王清華 通訊員 袁華)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恰县| 海阳市| 宁明县| 阿瓦提县| 泾源县| 安福县| 安多县| 青阳县| 紫金县| 文山县| 高台县| 扎赉特旗| 灵川县| 湄潭县| 荣昌县| 甘谷县| 台湾省| 日喀则市| 阿图什市| 同心县| 甘洛县| 平和县| 响水县| 锡林郭勒盟| 阜南县| 额尔古纳市| 伊宁县| 桑日县| 都昌县| 昌平区| 通城县| 镶黄旗| 彭山县| 武乡县| 英山县| 南和县| 崇仁县| 平顶山市| 碌曲县| 城市| 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