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文化>文化
    中國第一所幼兒園誕生在湖北 起初不為人接受
    2018-01-21 19:33:34   來源:湖北日報

      六一兒童節,空氣里都是歡樂的味道。泛黃的檔案照片里,也有不少稚嫩孩童的臉,時過境遷,他們早已成為長輩。他們怎么過兒童節的?兒童節是如何變遷的?

      清朝末年,張之洞出任湖廣總督,大力倡辦新式教育,各類近代學堂如雨后春筍般成立。1903年9月,湖北巡撫端方在這股興學之風的影響下,在武昌閱馬場創辦了湖北幼稚園。這是湖北,也是中國第一所幼兒園。

      幼兒園的全套辦園方法都是仿學日本,連“幼稚園”這個名稱都是直接移植過來,還特地聘請了三名日本女師范生擔任保育員。

      幼兒園落成后,端方貼出告示,招收4至6歲幼兒入園。這是個新生事物,人們難以接受,一般人家寧愿送子女入蒙學館,也不進幼兒園。但是,幼兒園免收學費,服裝、圖書、用品等均屬官備。所以,最初入園的多為家境貧寒、上不起蒙學館的窮家子弟。

      女子學堂停辦后,1904年,湖北幼稚園又增設了一所小學堂。辛亥革命后,這所小學的規模不斷擴大,逐漸變次為主,培育出一批精英。1938年武漢淪陷,學校被迫停辦。原址現為武漢市幼師附屬幼兒園。  

        為發展幼兒教育,湖北幼稚園還附設女子學堂,招收15歲至35歲的女子學習幼兒師范課程。這所女子學堂也是我國最早的幼師學校。由于被封建傳統習俗所不容,1904年元月,清政府頒布了《奏定學堂章程》,將幼兒園定名為“蒙養院”,明文禁止在蒙養院辦女子學堂,說女子“只可于家庭教之”“斷不宜令其結隊入學”。

      我國兒童節曾在4月4日

      我國設立兒童節在20世紀30年代初,比1949年國際民主婦女聯合會確定6月1日國際兒童節的時間要早。

      1931年3月,“中華慈幼協會”提出將4月4日設為兒童節,國民政府教育部門予以采納。

      為什么是4月4日?蔡元培解釋:一是氣候論,“蓋以時期正值春令,且屆植樹節,以氣候論,南北相同”。二是含義論,“第一個‘四’,即食、衣、住、行。第二個‘四’,即智、體、德、美四育。”

      1938年武漢會戰結束前夕,省政府及所屬機關遷往恩施。從檔案看出,即便在硝煙中,政府始終堅持在4月4日舉辦兒童節紀念大會。物資貧乏,省政府號召民眾和政府部門捐贈,將捐贈物品作為獎品獎勵給優秀兒童。

      在中共領導的解放區,也以4月4日作為兒童節。1942年兒童節,毛澤東為《解放日報》題詞:“兒童們團結起來學習做新中國的新主人。

      建國后,新中國將兒童節改在了6月1日,廢除了原來的“四·四”兒童節。此后,兒童成為“祖國的花朵”“共產主義接班人”。

      為救助難童

      鄧穎超在漢倡導成立兒童保育會

      戰爭造成大量孩子流離失所。中國抗日戰爭一開始,各方有識之士紛紛發出“救救孩子”的呼聲。

      1937年末,周恩來與鄧穎超一起來到武漢,鄧穎超任中共長江局委員及婦女組組長。1938年1月24日,漢口女青年會召開兒童保育會籌備會,鄧穎超出席會議并擔任籌委會常務理事。

      1938年3月10日,戰時兒童保育會在漢口圣羅以女子中學(現武漢市第二十中學)成立。出于推動國共合作的需要,鄧穎超請宋美齡擔任保育會領導。宋美齡以將兒童保育會納入她領導的“新生活運動促進總會婦女指導委員會”為條件,接受了邀請。

      戰時兒童保育會是國共合作全民抗戰的產物,宋美齡、李德全(馮玉祥夫人)任正副理事長。鄧穎超擔任常務理事,積極組織參與難童救助教養工作。

      保育會一成立就開始登記難民兒童。由于難童非常多,保育會與漢口市當局多次洽談,后借用同仁醫院的天主堂房屋為收容所。保育會還派出搶救小隊,冒著炮火赴戰區救助難童。除收容失去親人無家可歸的兒童外,保育會也收養難民無力撫養的子女。至1938年10月26日武漢淪陷前,戰時兒童保育會共搶救運送28批、總計1.5萬余名兒童到四川。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西城区| 青神县| 元阳县| 策勒县| 开江县| 安达市| 蒙自县| 开封市| 抚顺市| 开原市| 天台县| 双桥区| 柳河县| 本溪市| 海林市| 乌兰察布市| 毕节市| 杂多县| 伊吾县| 永善县| 元阳县| 平罗县| 揭西县| 民县| 高州市| 开封县| 依兰县| 曲阳县| 资源县| 桦川县| 青海省| 遵义市| 北安市| 天峨县| 杭锦后旗| 德阳市| 个旧市| 东乡族自治县| 横峰县| 湘乡市| 昌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