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文化>文化
    湖北新出土青銅編鐘等禮器 墓主人為“曾侯寶”
    2024-04-16 13:30:35   來源: 中國新聞網

    記者15日從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隨州棗樹林墓地M168新出土鼎、簋、簠、缶、編鐘等青銅禮器,其上發現銘文“曾侯寶”。通過墓葬考古出土器物結合被盜傳世器物,基本推定曾侯寶墓隨葬器物組合,對研究春秋中期諸侯墓葬隨葬禮制提供了新材料。


    1713245415913427.jpg

    圖為湖北隨州棗樹林墓地M168出土編鐘。(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圖)

      棗樹林墓地位于湖北省隨州市曾都區東城辦事處文峰社區,面積約6萬平方米。M168是棗樹林墓地5座大型墓葬之一。


      2018年6月,經國家文物局批準,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今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對之前勘探發現的墓葬及馬坑、車坑進行考古發掘,共發掘墓葬86座,馬坑、車馬坑7座。其中,M168共出土銅、陶、玉石、鉛錫等隨葬器物123件(套)。


      M168平面呈“甲”字形。墓口東西長6.7米、南北寬5.7米、全長17.7米,南部設有陪葬車坑及馬坑。據該項目負責人郭長江介紹,根據既往曾國考古發現及研究,如此規模、規格的墓葬均為曾侯及夫人墓。M168隨葬成套大型編鐘,銅禮器有鼎、簋、鬲、簠、缶、壺等,且大部分有銘文,銘文所涉及器主較為一致,主要為“曾侯寶”。因此,判定該墓主為曾侯寶。

    1713245420298808.jpg


    圖為湖北隨州棗樹林墓地M168出土镈鐘所鑄銘文。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圖)

      根據隨葬器物形制特征及相關銅器銘文,推測M168的年代為春秋中期早晚段之間,約為公元前650年—公元前623年。與同一墓地春秋中期早段M190曾公求墓、春秋中期晚段M129曾侯得墓前后相繼,填補了春秋中期曾國歷史的缺環,對研究曾國歷史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M168雖被盜,但仍出土較多精美且帶銘文的青銅禮器。其中,出土樂器15件,器類有镈鐘、甬鐘兩種。镈鐘2件,正面鼓部鑄有銘文“曾侯寶擇其吉金自作行鐘其永用之”;出土甬鐘13件。與追繳回來的相關青銅禮器相對照,大致推測出墓葬隨葬青銅禮器組合,為探討春秋中期高等級貴族墓葬禮器制度提供重要新材料。


      郭長江表示,M168隨葬器物兼具周楚文化特征,對研究曾、楚、周三者之間文化交流與融合具有重要意義;隨葬器物中新見楚文化體系青銅禮器——缶,對研究曾楚文化交流與融合,特別是曾國從“左右文武”到“左右楚王”的歷史進程具有重要意義。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沅陵县| 岗巴县| 新郑市| 兴文县| 措美县| 永兴县| 根河市| 西华县| 怀安县| 若尔盖县| 万年县| 察隅县| 通州市| 三门县| 偃师市| 龙门县| 镇远县| 平远县| 广州市| 夹江县| 申扎县| 八宿县| 周口市| 茂名市| 靖安县| 瑞昌市| 广灵县| 揭东县| 全南县| 尼木县| 长乐市| 武威市| 鄱阳县| 乌什县| 漯河市| 邻水| 定结县| 手机| 延庆县| 怀宁县| 丹江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