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文化
    湖北發現三國時期大型磚室墓 出土文物具異域風格
    2025-01-06 10:22:51   來源: 中國新聞網

    記者3日從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湖北襄陽新發現三座三國時期大型磚室墓葬,清理出土的重要文物象鼻流提梁銅壺,具異域風格,可能與海上絲綢之路密切相關。此次發掘豐富了三國時期高等級貴族墓葬考古研究資料。


    1736130148382701.jpg

    湖北襄陽出土的象鼻流提梁銅壺,具異域風格。楊力 攝

      2024年8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襄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襄陽樊城區菜越社區清理三座三國時期大型磚室墓。


      該考古項目負責人王玉杰介紹,三座墓葬均坐北朝南,自東北向西南錯列分布。墓葬規模較大,總長均在20米左右,主要由長斜坡墓道、石構墓門、甬道、前室、后室組成。石墓門雕刻有朱雀、輔首銜環、青龍、白虎等圖案。


      襄陽于2008年發現菜越三國墓,為三國時期高等級貴族墓葬研究提供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王玉杰表示,此次發掘的三座墓葬與菜越三國墓直線距離約100米,應屬同一家族墓地。從出土文物和墓葬規模看,墓主身份較高,應屬較高等級貴族。


      襄陽地處漢江中游,自東漢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劉表遷荊州治所于此以來,戰略地位尤為重要,留下不少重要文化遺跡。襄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工作人員高順利介紹,三國時期考古是襄陽地區考古工作重點之一,本次發掘豐富了襄陽地區這一時期貴族墓葬的考古研究資料。


    1736130157194760.jpg

    湖北襄陽出土的羊紋銅洗。楊力 攝

      此次發掘出土的象鼻流提梁銅壺、銅鏂、羊紋銅洗等文物具重要意義。王玉杰介紹,考古和文獻資料顯示,象鼻流提梁銅壺屬于犍陀羅式帶流提梁壺風格器物,起源于古印度犍陀羅地區,在中國廣西南部沿海一帶及越南北部地區均有發現。襄陽地區東漢時期屬荊州,荊州南與交州(今廣西、越南北部一帶)相鄰。他表示,象鼻流提梁銅壺極可能是東漢晚期從交州流入,可能與漢代以來海上絲綢之路的打通有關。


      “東漢晚期荊襄地區相對穩定,經濟較為繁榮,對外交流通暢。”王玉杰介紹,出土文物有一部分典型器物來自南方、西南地區;如銅鏂、羊紋銅洗這兩類器物,說明襄陽地區與南方、西南地區交流較為通暢,可能與該時期北方多戰亂,南方、西南地區稍穩定有關。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林甸县| 淮北市| 鄱阳县| 松桃| 隆德县| 洞口县| 宽甸| 盖州市| 南乐县| 桃源县| 神木县| 邢台市| 准格尔旗| 伊宁县| 两当县| 嘉黎县| 麻江县| 昌都县| 通山县| 福安市| 泰兴市| 石泉县| 三亚市| 永修县| 乌海市| 龙里县| 莱州市| 清河县| 普兰县| 信丰县| 泽州县| 综艺| 十堰市| 卓尼县| 响水县| 方城县| 岳池县| 同心县| 瑞安市| 平湖市| 昆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