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文化
    距今百萬年前“鄖縣人”長啥樣?科研人員揭秘
    2024-12-30 10:22:18   來源: 中國新聞網

    距今100萬年前的“鄖縣人”長什么樣?湖北省博物館26日公布“鄖縣人”復原像,科研人員揭開“鄖縣人”1號、2號的“神秘面紗”。

    1735525308127478.jpg


    12月26日,湖北省博物館公布“鄖縣人”復原像。張暢 攝

      湖北十堰鄖陽區學堂梁子遺址1989年、1990年、2022年先后發掘出土3具距今約100萬年的“鄖縣人”頭骨化石,是迄今歐亞內陸發現的同時代最為完整的古人類頭骨化石,填補了人類演化鏈條中從元謀人、藍田人到北京人之間100萬年時間節點的缺憾。


      由湖北省博物館、山西大學、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武漢大學和北京聯合大學等多家科研機構組成的多學科、多領域、跨專業科研團隊,歷時近八年研究,讓距今百萬年的“鄖縣人”公開“露面”。

    1735525316719196.jpg


    12月26日,“鄖縣人”復原像在湖北省博物館揭開神秘面紗。張暢 攝

      山西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馮小波介紹,此次研究步驟主要分為兩個部分:高精度掃描頭骨化石和顱骨相貌復原。


      據介紹,研究團隊首先通過高精度工業級掃描儀,多次掃描“鄖縣人”1號、2號頭骨化石,科學、精準重建鄖縣人頭骨化石模型;然后以顱骨為基礎,以人體頭面部的解剖學規律為依據,在顱骨模型影像上,借助雕塑、繪畫和計算機圖像等造型技術手段,塑上眼睛、鼻子、嘴巴、耳朵、肌膚、毛發等細部,重建顱骨的生前面貌。


    1735525324121109.jpg

    12月26日,“鄖縣人”復原像在湖北省博物館揭開神秘面紗。張暢 攝

      經研究,一號頭骨化石,女性,年齡25歲—45歲,距今約100萬年;二號頭骨化石,男性,年齡25歲—45歲,距今約100萬年。


      “考古就像是拆盲盒,總能有意外發現。”馮小波介紹,在掃描中,專家意外發現“鄖縣人”2號頭骨右側存在鈍器傷口。這個傷口是如何形成的?是否為致命傷?馮小波表示,這些問題目前尚是未解之謎,也是下一步研究工作開展的方向。


      同時,他透露,專家還根據同期出土的動物化石,復原出獵狗、犀牛的樣貌。“動物復原工作還將持續展開,屆時‘鄖縣人’和他們的小伙伴們將與大家見面。”馮小波稱,這對研究“鄖縣人”的生存環境、生存狀態具有重要意義。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溪市| 松潘县| 阳高县| 修水县| 都安| 金昌市| 潜江市| 利辛县| 阿克陶县| 波密县| 五台县| 福州市| 莫力| 赣榆县| 临沧市| 德令哈市| 缙云县| 当涂县| 樟树市| 江津市| 津市市| 潍坊市| 惠安县| 阿鲁科尔沁旗| 含山县| 富裕县| 古田县| 军事| 信阳市| 普安县| 深水埗区| 唐山市| 墨玉县| 延庆县| 达尔| 梨树县| 内江市| 宁国市| 中山市| 富蕴县| 开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