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民生>民生
    大學生分期滯納金調查:比高利貸高10倍
    2018-01-21 11:00:37   來源:一本財經

      兩個月前,河南牧業經濟學院大二學生鄭旭(化名),欠下60多萬的校園網貸后,在青島跳樓自殺。

      “大學生分期”市場,在鄭旭之死后,被拉到公審臺上,接受公眾和媒體的批判。

      大家開始審視,大學生分期市場的原罪和扭曲,還有其背后高額的滯納金機制……

      一本財經的記者通過調查發現,一些大學生分期平臺的滯納金居然高達,未還金額的365%倍,也就是一年時間,將滾動出未還金額的3倍滯納金。

      在我國,年利率高達36%將視作高利貸,針對大學生的分期平臺,居然比高利貸高出10倍。

      天價滯納金,也催收了一條黑暗的催收產業鏈,暴力催收時有發生。

      當暴力、金錢裹挾進校園,象牙塔淪為名利場…

      市場的必然

      近日,有媒體曝出,長沙某高校大二學生尹某,在校園網貸平臺趣分期上借款6000元,因為逾期,加上滯納金總共要還13000多元,還不斷遭到催債公司威脅,寢食難安。

      這還絕非個例,還有大學生因還不上借款而被告上法庭。

      去年就有新聞曝出,大學生在雙11使用分期購物之后,無法按時月供,最終9個月后,滯納金達到了2.4萬之多,7000多元的欠款變成3萬多,并且被分期商城起訴至法院。

      而兩個月前,鄭旭因還不上60多萬的校園貸款的跳樓事件,讓輿論發酵到極點。

      負面不斷的大學生分期到底是什么?這個行業正在如何改變校園?

      其實,大學生分期是市場的必然選擇。從本質上看,就是大學生信用卡的衍生物。

      2009年,銀監會下發指令,要求銀行業金融機構不得向未滿18歲的學生發卡,對已滿18歲,但無穩定收入來源的學生發卡時,需落實具有償還能力的第二還款源。

      銀監會為什么要禁止大學生信用卡?

      早些年,銀行開始向大學生推銷、發放低額度信用卡,很多大學生對信用卡了解不足,花錢后未能及時還款,壞賬率太高,還有不少因多次逾期而黑戶的情況。

      銀監會為了肅清市場,采取了嚴格的信用卡辦卡限制。

      金融機構被擋在了門檻外,卻給了新生的互聯網金融一個莫大的機會。

      2010年到2015年,全國約有3000所高校,學生人數達到3500萬。如果按照每人每年分期消費5000來算,就能產生千億級別市場。

      千億級市場!如此大一塊肥肉,銀行咬不到,市場自然衍生出新的經濟體來吞噬。

      于是,大學生分期網貸平臺登上歷史舞臺。

      2014年前后,是大學生分期市場誕生之年,分期樂、趣分期、優分期、愛學貸等行業Player紛紛上場。

      此后,資本爭前恐后地涌入。玩家、金錢,系數到齊,一場關于校園市場的爭搶站,正式開幕。

      天價滯納金

      “明知大學生沒有還款能力,掙他們的錢,這不就是違背道德嗎?”某家長向校方投訴時,曾如是說。

      “這項生意里流淌的血液,就是不道德的”,也有媒體如此批判。

      這種商業模式真的有道德瑕疵嗎?

      先來看看分期平臺如何盈利。

      分期付款是需要利息的,仔細核算下來,現在市場上大學生分期的年利率大概20%左右。

      一邊借款,也得一邊收款,才能形成交易閉環。因此,分期平臺通常也會有自己理財產品,將大學生的債權再轉讓,比如分期樂有桔子理財,趣分期有金蛋理財。

      目前,這些理財產品固定一年的年化收益率是12%,活期的一般是6%。因此,平臺賺取的,就是利差。

      但交易鏈條遠沒有如此簡單。

      某業內人士爆料稱,其實一些平臺盈利的方式,利息只是其中一部分。一個秘而不宣的獲利方式,是“天價”滯納金。

      如尹某的情況出現,就是因為,趣分期滯納金,每天按照未還金額的1%來收取。

      而業內其他平臺,按照當期還款金額的1%征收,這中間可相差幾十倍的金額。

      打個比方,一個學生借了2000元,如果分期10個月,每次需要還款200元,如果滯納未還,每天收取200元的1%,就是2元,一個月的金額就是60元。

      按照趣分期的算法,這個學生每天都收取總金額2000的1%,就是20元,一個月的金額就是600元。

      這還是分期10個月的算法,如果分期24個月,兩種計算公式將相差24倍。

      如果覺得其他大學生分期平臺的金額,還算合理,那就想得太簡單了。

      大學生分期提供的服務,說白了就是信用卡業務。

      我們再來看看信用卡的滯納金計算方式:滯納金的比例一般為最低還款額未還部分的5%。

      同樣用2000舉例子,一個月應還200元,如果一分錢都沒還,那一個月的滯納金只需要200的5%,只需要10元。

      也就是說,大學生分期平臺的滯納金,將遠遠高于信用卡。

      如果這樣的換算不夠直白,那不妨這么計算。每天的滯納金是未還金額的1%,那么一年將產生365%的滯納金,相當于滾動出3倍多未還金額。

      在我國,年化率超過36%,就被視為高利貸。民間比較常見的高利貸,是年化率100%,也就是借100,第一年就得還200。

      而趣分期的未還金額的年化率居然高達365%。

      除了趣分期之外,還有一些并不大的大學生分期平臺,滯納金也高得驚人。

      諾諾鎊客上,也提供大學生借款服務,借款逾期后會產生兩筆費用:一個叫罰息,一個叫逾期服務費,兩個費用加一起,前30天,需要支付逾期本息的0.15%;30天后,就是逾期本息的0.6%。

      巨額的滯納金,衍生出一條完整的催債產業鏈。

      據媒體報道,某催債人員說,每追回千元滯納金,催債公司能獲得兩、三百元的收入,一些“高級”催收不擇手段恐嚇學生的現象也會存在。

      據某業內人士稱,目前分期平臺的催收方式主要是兩種:一種是學生兼職催收,會直接和業績掛鉤;另一種,雇傭傳統的線下貸款催收團隊。

      “這些人素質相對較低,因此暴力催收的情況時有發生,對沒有經濟來源的學生,使用黑社會的手段催收,是否太過分?”業內人士質問。

      回頭再看,大學生公示欄上一個充滿噱頭的傳單,“0元借”、“免費拿”等口號,只是一個美好的誘餌。

      行業節點

      一本財經的記者以用戶的身份去核實趣分期的滯納金,發現其計算方式已與其他平臺一致。

      尹某的新聞被曝出后,趣分期已修改滯納金收取規則。

      趣分期的某負責人透露,趣分期已對滯納金進行了封頂,最高不高于本金。

      規則調整了,可是,已被收取高額滯納金的學生,又將如何?

      天池君泰律師事務所邢瑞楠律師稱,在我國,超過36%的年化收益率,視為高利貸,法院不保護,并且強制出借人返還對方。

      “如果學生償還了超出36%年化率的金額,并留取了還款證據,可以起訴平臺,追討多交這部分金額。如果催債團隊有脅迫還款的行為,追討回來的可能性,將更大”,邢瑞楠說。

      這也就意味著,被收取高額滯納金的學生,反而可以起訴平臺。

      比如,尹某借了6000元,按照36%的利息算,他最多需要支付2160的利息和滯納金,超出部分她可以拒絕繳納,如果對方強行收取,他可以起訴到法庭,要求返回多余的繳納的金額。

      有利益的地方,就有逐利者。

      經歷了兩年的瘋狂擴張,大學生分期行業終于到了一個需要沉淀和規范的節點。

      大學分期行業一位大佬曾說過,2016年,大學生分期市場到了“收割”的季節。

      螞蟻花唄、京東白條等大玩家,也涌入了市場,巨額資本緊隨其后,砸進重金去教育市場、開發市場,這個市場終于要瓜熟蒂落了,剩下的,就是巨頭的收割。

      小的、不規范的平臺慢慢淘汰,行業寡頭即將形成。

      收割之后,資本的方向會去哪里?如果持續野蠻進化,恐怕不只學生和家長不答應,政府和教育部門也會插手。

      如果是一個睿智的收割者,大概會繼續播種,但這次,播種的不是利益的種子,而是教育的種子——培養市場健康持續地發展,要比透支它更好。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白县| 台安县| 宁海县| 高阳县| 东台市| 通山县| 铜鼓县| 大名县| 西宁市| 鱼台县| 高淳县| 余干县| 巫溪县| 蒲江县| 高陵县| 尖扎县| 磐石市| 准格尔旗| 双牌县| 治多县| 甘肃省| 叙永县| 永城市| 桂东县| 竹山县| 团风县| 延吉市| 绥滨县| 环江| 搜索| 固安县| 张家界市| 来安县| 襄垣县| 格尔木市| 西青区| 青铜峡市| 凭祥市| 巢湖市| 韩城市| 浮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