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民生>健康
    夏日戶外活動 謹防蜱蟲咬傷
    2024-05-22 10:32:09   來源:科技日報

    夏天到了,蚊蟲滋生。專家提示,在親近大自然、進行戶外活動時,要提防被蜱蟲咬傷。


      每年5月至9月是蜱蟲較為活躍的時期,它們通常在草叢、森林等植被茂密的地方出現。資料顯示,蜱蟲可以傳播83種病毒性、31種細菌性和32種原蟲性疾病。


      蜱蟲不會飛、不能跳,移動能力不強,喜好躲在草尖、樹梢等處守株待兔,待人或動物經過,伺機“作案”。這種小蟲子的“知名度”不如蚊子,卻比蚊子可怕得多,其身體前部幾乎都是嘴,學名為“口器”。和蚊子咬完就跑的“偷襲”行為不同,蜱蟲靠口器可以牢牢吸附在宿主身上長達數日,明目張膽地吸血。


      蜱蟲攜帶多種病毒、細菌,叮咬人體后可導致多種感染性疾病,如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征、森林腦炎、萊姆病等。


      專家提示,這些疾病多數都會導致人體發熱,但是臨床表現又有所不同。被蜱蟲叮咬后,部分疾病的潛伏期可長達一個月。如果在清除蜱蟲后的幾個星期仍然出現發熱、皮疹、乏力、肌肉酸痛、頭痛等不適癥狀,應及時就醫。


      若被蜱蟲叮咬,該如何清除呢?


      可使用鑷子盡可能貼近皮膚表面,夾住蜱蟲將其拔出,并盡快對叮咬部位進行消毒,然后洗手。


      蜱蟲的口器上有倒刺,刺入皮膚吸血后很難拔出。專家建議,如果蜱蟲叮咬很牢固,應盡快就醫處理。不要通過拍打、生拉硬拽或煙頭燙等方式自行處置,否則容易導致蜱蟲口器留在皮膚內。


      減少蜱蟲的危害,要以預防為主。


      專家建議,如果去野外露營、徒步,盡量穿長衣長褲,減少皮膚露出面積;避免在蜱蟲棲息地長時間坐臥;使用含有避蚊胺的防蚊液,也能起到減少蜱蟲叮咬的作用。在草叢、樹林等地活動后,家長應重點檢查孩子裸露在外的皮膚,耳后、脖子等處也要仔細檢查,觀察有沒有新增的“小黑點”,以避免蜱蟲藏匿。(記者 華 凌)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顶山市| 贵港市| 北宁市| 镇康县| 喀喇| 韶山市| 呼伦贝尔市| 运城市| 资兴市| 阿坝| 滨州市| 临夏县| 于田县| 佳木斯市| 河源市| 加查县| 岚皋县| 新营市| 藁城市| 汤原县| 肇东市| 宜兰县| 宜良县| 长葛市| 虹口区| 特克斯县| 永定县| 盘锦市| 盐亭县| 竹溪县| 清苑县| 图木舒克市| 乡宁县| 武汉市| 凉山| 凌源市| 卢氏县| 紫金县| 白河县| 出国| 上饶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