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萬物互聯的時代越來越近。互聯網從PC逐漸轉移到移動端,夯實了萬物互聯的“碎片化”基礎,智能硬件、人工智能、智能家居等得到發展。就當前來說,智能家居單品沒有突破性的產品出現,盈利模式也不是很清晰。未來智能家居從趨勢上會和互聯網企業緊密結合,走上更加高端的舞臺和規范化的市場。
手機成為萬能遙控器
如果說現在一臺無法連接互聯網的電腦在大家看來幾乎沒什么用,或者人們已經無法理解一部手機為什么連不上3G網絡和無線網絡,那么比人們想象中更快,人們將對冰箱、手表、甚至桌椅產生同樣的感受。
越來越多的物品和設備正在與網絡連接,美國高德納數據咨詢公司最新數據顯示,目前物聯網設備數量已經達到49億,這一數字在2016年還將增長30%,直至達到64億。美國思科公司預計,到2020年物聯網設備數量將達到500億。這組數字衡量了物聯網的發展及潛力,物聯網生態系統已經比人們所認為的更多地進入到了日常生活的應用中。
未來,智能手機將會成為家中的萬能遙控器,你可以用手機直接操控燈光、電視、空調、甚至是浴缸上的水龍頭放出水的溫度。
智能廚房未來將實現
真正的智能廚房是集成化和智慧化高度融合的技術控制中心,能幫助你更好的利用廚房資源。比如儲藏室感應冷卻系統能顯示食品保存時間;自動垃圾回收系統能實現廚余垃圾分類;智能操作臺能識別食物原料和成分,同時自動生成菜譜;咖啡機能根據用戶起床的時間來判斷咖啡的蒸煮時長。
認知智能并非遙不可期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生活品質需求越來越高,智能家居存在的核心,就是希望讓原本“冰冷”的家電感知環境變化和用戶對它的需求,自動學習調整并自我控制,以提高人們的生活品質。
研究人士表示,人工智能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就是計算智能,很早已經取得了比較大的突破,主要依據電腦的一些強大的存儲和運算資源在某些任務上對人的一些行為進行模擬。第二階段是感知智能,計算機對眼、耳朵等人的各個感官進行模擬,使計算機能夠真正的能聽會說,能聽會看,這方面包括語音識別、圖像識別等等。再往上,就是認知智能,比感知更進一步,包括對知識的組織、整理、靈活運用、聯想推理等等,使機器能夠達到真正的能理解會思考。
簡單點說就是:智能家居發展到最后,應該會是一種無需借助任何終端的設備,你可以直接用感官向家居設備傳遞心思。你覺得浴缸水溫有點涼,浴缸能感知并將溫度升高;你起床后覺得屋子有點暗,窗簾會自動打開讓陽光進來,這便是真正智能家居的究極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