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民生
    保質期短的食物一定好?食品安全博士破除4大謠言
    2018-01-21 11:00:12   來源:人民網

    有毒的會致死,相克的食物會傷身……諸如此類觀點在朋友圈里流傳很多,其實這些未必可信,食品安全博士鐘凱為大家盤點了幾條比較常見的誤解,給大家在食品安全領域的盲區掃掃雷。

    有毒物一定致死

    現代醫學鼻祖、瑞士醫生巴拉塞爾薩斯有一句名言:“萬物皆有毒,關鍵在劑量”。鐘凱表示,“萬物皆有毒”,嚴格來講最適用于毒理學中的急性毒性,比如,短期內喝水過多,可能引起水中毒,同樣一下子吃掉1斤鹽可能會要你命。

    他還舉了一個例子,楊白勞被逼無奈,最終喝了一碗鹵水死了。所以,還應該考慮劑量,比如,同樣是鹵水,而即使天天吃少量用鹵水點的豆腐卻沒事。

    因此,我們在日常飲食的時候,不要走極端,任何食物都不能吃太多,總歸還是要飲食均衡化、多樣化。

    保質期短的一定好

    現在大家都追求食物的新鮮度,所以很多人買食品選擇看的就是保質期和生產日期。而據鐘凱博士透露,他自己對保質期的理解并非按時間長短。

    一般,食品包裝上所標示的保質期,企業都會通過做很多實驗來確定的,不同種類的食品保質期的長短會有很大差別,面包、果蔬等的保質期一般短,而餅干、飲用水等保質期則相對較長,不必過分糾結于保質期的問題。比如,牛奶的保質期有的長達半年,而有的則只有幾天的時間,它們的保質期不同只是因為加工的方法不同,營養差別不是很大。

    食品真的會相克

    “食物相克”的說法流傳很久了,所謂螃蟹和柿子、紅薯和香蕉這兩對不能一起吃,否則身體會有一些不良反應,其實很多專家曾就此親自做了試驗,發現這些食物一起吃身體并未產生不適

    鐘凱表示,很多相信食物相克論的人,還會認為酸性體質就是致癌的體質,還大力倡導吃堿性食物來調節身體的酸堿度。其實,身體是一個巨大的酸堿調節器,一般情況下,人體pH值大概在7.35左右,而且這個pH環境很穩定,不會因吃口飯就變成酸性了,吃口菜就變成堿性了,沒那么簡單。

    有防腐劑的食品不好

    一提到防腐劑,很多人滿臉嫌棄,他們認為防腐劑對人體的健康很不利。

    對此,鐘凱表示,有些食品根本不需要加防腐劑,常溫酸奶因為通過高溫殺死了微生物,不需防腐劑;純蜂蜜水分含量低,不易壞,也不用加防腐劑。

    即使有防腐劑,只要添加不過量,食用沒有太大問題,況且,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講,不含添加劑的食物也不一定健康。

    鐘凱介紹,油炸的鍋巴水分含量少,不需加防腐劑,但其實,其中的油脂含量卻很高,要盡量少吃。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团风县| 叙永县| 龙江县| 九寨沟县| 海原县| 灵山县| 牙克石市| 襄城县| 景洪市| 资溪县| 县级市| 厦门市| 建瓯市| 万年县| 广昌县| 南京市| 绥芬河市| 巴林左旗| 灌云县| 肃宁县| 黔西| 九寨沟县| 错那县| 边坝县| 马山县| 利津县| 巩留县| 阳江市| 瑞安市| 榕江县| 上虞市| 共和县| 镇江市| 绵阳市| 固阳县| 福州市| 潜江市| 贺州市| 营山县| 蓬溪县| 同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