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襄陽網站>專題資訊
    宜城農村宅基地改革一石三鳥 農民吃上定心丸
    2018-01-21 10:38:04   來源:荊楚網

    農宅動了,資金活了,農民踏實了

    ——在宜城看農村宅基地改革“一石三鳥”

    9月29日,《國家人權行動計劃(2016-2020年)》發(fā)布,提出對農村集體所有土地征收、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管理、不動產權屬調處等制度進行積極探索,適時開展立法研究工作,推動土地管理法修改及其配套法規(guī)立法工作,并完成農村承包經營地、宅基地、農房、集體建設用地確權登記頒證。

    記者從國土資源部和省國土資源廳了解到,上述農村“三塊地”改革已于2015年在包括我省宜城市在內的15個縣市區(qū)開啟試點。如今距2017年試點結束期時間已過半,宜城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取得哪些實質性進展?記者一探究竟。

    3862本不動產權證下發(fā),農民吃上“定心丸”

    宜城市共有227個行政村(社區(qū)),38萬農村人口,10.66萬戶,11.24萬宗宅基地。9月29日,宜城市國土資源局局長何海燕告訴記者,截至目前,宅基地外業(yè)測量、內業(yè)建庫已經全部完成,農房測量完成20%,已發(fā)放不動產權證書3862本,預計將在今年年底前完成發(fā)證工作,做到“能發(fā)則發(fā)、應發(fā)盡發(fā)”。

    宅基地是農民最值錢的東西之一。由于宅基地的所有權屬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對許多農民而言,在宅基地上蓋起的農房便成了一份死資產,多年來一直冰凍沉睡著,無法自由流轉或者抵押貸款。

    如何把死資產變成活資本?宜城的做法是:一戶一宅,將完整產權還給農民。“有了證,就有了法律保障,心里踏實多了。”宜城市流水鎮(zhèn)劉臺村七組農民文化全今年拿到了期盼已久的不動產權證,憑借這本權證,可以去銀行申請抵押貸款,解決擴大承包面積搞現(xiàn)代農業(yè)的資金問題。

    抵押貸款400多萬,農宅動了,資金活了

    “農民增收、集體壯大、耕地增加。宅基地制度改革收到一石三鳥的功效。”宜城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丁國峰認為。

    據(jù)介紹,該市先后出臺了農村宅基地管理、有償使用、自愿有償退出、農房抵押貸款等9項配套試行制度,為宅基地改革進行頂層設計。今年7月,該市首批6戶農民從銀行貸的61萬元已發(fā)放到位。

    流水鎮(zhèn)黃沖村村民肖龍是其中的一位。是月,他用《不動產權證書》抵押貸款8萬元,解決了購買挖掘機資金短缺的燃眉之急,如今過去僅兩個月已賺進2萬元。

    丁國峰透露,近期,該市又采取現(xiàn)場集中辦公的方式,為幾十戶農民發(fā)放貸款400萬元,用于秋收后擴大生產規(guī)模,增加發(fā)展后勁,還有1000多戶農民有貸款需求。

    方案接地氣,試點村八成農戶交了有償使用費

    收一組宅基地款4879元,收二組宅基地款18525元……

    在黃沖村村部的小黑板上,記者看到,每個組的宅基地款收取數(shù)目都清楚列在上面。

    黃沖村支書王朝富說,黃沖村有600多戶宅基地超標,共收取村民有償使用費19.5萬元,占應收戶數(shù)的98%。“經村民代表大會商議,已將其中7萬元收入用于村莊路燈建設。”

    流水鎮(zhèn)劉臺村二組村民李成林,曾因新址建房而形成“一戶兩宅”。去年宅基地有償使用實施后,李成林選擇退出300多平方米的老屋的宅基地,獲得7700元補償。

    統(tǒng)計顯示,宜城市一戶一宅9.27萬戶,一戶多宅8700萬戶,超占面積8.63萬戶。該市按“多予少取”的原則,采取“分段+調節(jié)”有償使用辦法,合理確定宅基地有償使用標準,得到試點群眾的認可。目前,8個試點村已確定了不同有償使用標準,有償使用費收取完成80%,總計127萬元,非試點村有償使用正在有序推進。

    丁國峰介紹,宜城農村共有閑置宅基地、一戶多宅占用地及村內閑置地約8萬畝,占農村居民用地總面積的50%。通過統(tǒng)籌整治,村民宅基地退出后將復墾成耕地,全市可望新增耕地5萬畝以上。

    群眾“點菜”搞改革

    上面有改革政策,下面必須把實情對接好。宜城市先從上到下,再從下到上,反復征求意見,怎么改,怎么干,農民自己說了算,方案小修改20多次,大修改5次,直到群眾滿意為止。

    宜城市組織500名干部深入每家每戶,摸清農民思想,收集1000多條意見,上報市委、市政府。相關部門將1000多條意見歸納整理成103條措施,再次征求農民意見,反復溝通。相關部門開了43次會,最終制定了《宜城市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實施方案》,并一次性獲得國土資源部批復。

    通過有償使用的倒逼機制,該市8個試點村目前共有112戶農民自愿選擇退出宅基地,總面積達258.2畝,村委會給予一定的經濟補償,資金來源于宅基地有償使用收益和土地增減掛鉤項目獎補。

    這樣的改革,找準了結合點,上下貫通,上下滿意。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漳县| 兴山县| 新兴县| 石嘴山市| 开江县| 鹤山市| 香港| 固原市| 翁源县| 策勒县| 平谷区| 张家港市| 望谟县| 苏尼特左旗| 临夏县| 图木舒克市| 佛学| 保德县| 连山| 张掖市| 阳朔县| 自贡市| 临沭县| 大洼县| 高碑店市| 梁河县| 开封市| 石嘴山市| 文昌市| 玉田县| 信宜市| 嘉定区| 射洪县| 通州市| 砚山县| 忻州市| 青浦区| 防城港市| 阜康市| 集安市| 当涂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