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經濟>投資
    香港不再是“中國大賣場”
    2018-01-21 10:08:53   來源:金融時報

    中國內地赴港游客支出在2013年見頂,此后形勢急轉直下。

    皇仁珠寶首飾專門店(Kingdom Jewellery)正努力讓自己在香港銅鑼灣(Causeway Bay)那些安靜得可怕的奢侈品商店中脫穎而出。銅鑼灣曾是世界上租金最貴的購物區。

    但是,盡管該店掛出了宣傳“大甩賣”和分期支付的巨大條幅,店中仍然人可羅雀。

    自內地游客奢侈品支出在2013年達到頂峰以來,“我們的客流量已減少了60%至70%,”經理Jacky Sze說。“我對今年余下時間和明年不抱太大希望。”

    在需求遭到中國經濟放緩沖擊之前,中國游客很樂于在皇仁珠寶的單筆購物中花掉10萬港元(合12890美元)。Jacky Sze表示,現在許多顧客每次購物不愿超過1000港元。

    在生意紅火了幾十年之后,隔壁的珠寶店關門了,香港全市的其他許多奢侈品商店也已關門大吉。香港正在失去“中國大賣場”的地位。

    今年前7個月,香港零售銷售額較2015年同期減少了10%,珠寶和名表銷售額減少了22%。

    上周的年度香港鐘表展之前,香港占據了8年之久的全球最大瑞士手表市場地位被美國奪走。

    對于依賴零售業驅動經濟增長的香港而言,部分問題在于,其與中國內地之間的關系越來越糟糕。這讓許多內地游客不想來香港,在截至7月份的一年里,內地赴港游客數量同比減少了9%,至2400萬。

    但是,全球奢侈品行業存在一個更大的結構性問題,即變得依賴中國不斷壯大的新富人群的需求。

    瑞銀(UBS)分析師估計,瑞士表業集團斯沃琪(Swatch)去年對中國顧客的銷量占到集團總銷量的47%,而瑞士奢侈品公司歷峰(Richemont)——旗下擁有卡地亞(Cartier)、積家(Jaeger-LeCoultre)和萬寶龍(Montblanc)等品牌——對中國顧客的銷量占總銷量的38%。

    從事在海外推介英國奢侈品品牌的Britannia Elevation的首席執行官愛德華•奧爾弗(Edward Olver)表示,太多公司在向中國市場銷售時采取了一種“聯合收割機”策略,現在它們開始為過度擴張付出代價。

    “曾經有一段人們在中國賺錢非常快的美妙時期,很多意大利和法國品牌覺得,有大量‘玉米’可以收割,”他說。

    信用卡公司萬事達(MasterCard)分析部市場調研主管薩拉•昆蘭(Sarah Quinlan)表示,中國消費者的支出模式開始發生變化,他們更關注體驗,而不是昂貴的產品。

    “至于我們所稱的傳統奢侈品——手袋或名表——是否將回到我們過去見到的銷售水平,存在著一場重大辯論,因為行為發生了巨大轉變,”她說。“我們仍看到中國人大量旅游,但他們的購物開銷減少了,在酒店、餐飲和娛樂上的開銷增加了。”

    箱包制造商新秀麗[-2.34%](Samsonite)首席執行官拉梅什•塔因瓦拉(Ramesh Tainwala)表示,香港需要一種“永久性的調整”,因為不能再等著大筆花錢的中國游客的需求回升。

    他自己的公司一直在改變策略,對中國市場推銷不太昂貴的產品。該公司在努力強調其手提箱的實用優勢,而不是奢華魅力。

    其他公司也被迫走中低檔路線,向顧客出售更簡單、更便宜的產品。顧客們現在更感興趣的是規格和價值,而不是單純的地位象征。

    香港表廠商會(HKWMA)副會長高偉國(Timothy Kao)解釋稱,過去中國買家只是被最昂貴的產品所吸引。

    “但現在,價格合理的實用型手表賣得更好,”他說。

    瑞士潛水手表制造商時度(Doxa)的助理營銷經理Liz Lee表示,回應中國市場銷售額下降的另一辦法是尋找新市場。

    “大中華市場如今已飽和了,”她說。“我們開始推進市場多元化,向中東拓展;伊朗等地也具有很大的潛力。”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娱乐| 乐清市| 江城| 黑水县| 湖口县| 文水县| 封开县| 尼玛县| 杭州市| 莱西市| 博乐市| 莎车县| 叶城县| 皋兰县| 黎城县| 馆陶县| 繁峙县| 阜南县| 惠安县| 吴川市| 崇左市| 阜宁县| 河曲县| 东乡族自治县| 元氏县| 合水县| 日照市| 商都县| 保靖县| 东港市| 蒙山县| 阜新市| 通江县| 图们市| 桃源县| 麟游县| 凤山市| 万全县| 睢宁县| 池州市| 安丘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