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宜昌網站>專題資訊
    宜昌市著力打造健康管理大數據平臺
    2018-01-21 10:34:26   來源:三峽日報

      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市民,在家中進行血壓、血糖值的監測,產生的數據同步記錄和傳送到患者手機、與之簽約的家庭醫生手機,同時還記錄到健康管理大數據平臺的居民個人健康檔案。家庭醫生團隊會根據信息,對患者提供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讓市民享受醫療服務的“私人訂制”。這就是目前宜昌市正在著力打造的“智慧醫療”惠民平臺。而宜昌市健康管理大數據平臺也是市政府2015年智慧醫療十件實事之一,它成為統籌謀劃和推進全市健康服務管理工作的重要支撐。

      慢性病患者的管理是主要突破口

      宜昌市健康管理大數據平臺建立廣義“居民電子健康檔案”,整合診療服務、公共衛生服務、健康監測、健康體檢等信息,為市民建立從出生到終老的全程、動態、連續的電子健康檔案。

      慢性病因為其病程長,致病因素復雜,單純地依靠綜合性醫療機構的一次看病就診,根本不足以解決患者的問題。

      在大數據平臺上,綜合性醫療機構、基層醫療機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三家聯動,使得慢性病患者從發現、追蹤、建檔、管理,環環相扣,信息互通。一名普通的高血壓患者,一旦到綜合性醫療機構就診,被專科醫生診斷為高血壓,他的信息會被自動分揀到對應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家庭醫生團隊會根據信息,主動追蹤聯系患者,在尊重其意愿的前提下,與之進行家庭醫生簽約,為其建立高血壓的專病檔案,并提供隨訪、體檢、健康管理、健康教育等一系列服務。

      家庭醫生在日常隨訪中,發現患者的病情變化,會通過信息平臺,向綜合性醫療機構發出轉診信息,改變了以往“2小時掛號,3分鐘就診,回家就沒有人管”的歷史,智能化隨訪管理將顯著提高患者依從性,提升疾病的管理率、控制率。

      用智能化的方式武裝家庭醫生

      根據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13年在全國開展的慢性病及其危險因素監測報告結果顯示,我國高血壓的患病率達到了27.8%、糖尿病為10.4%。在這樣的背景下,結合我市實際情況,宜昌市用智能化的方式武裝家庭醫生。

      首先是為宜昌市的160個家庭醫生團隊配備了“家庭醫生智能隨訪包”,包里有平板電腦、電子血壓計、血糖儀、血氧儀、尿液分析儀、耳溫槍等,家庭醫生上門對居民進行體征檢測,收集到數據會實時同步到居民的健康檔案里面,為后期臨床醫生的診斷、治療,提供歷史數據依據,避免了一次就診、一次測量所帶來的偏差。

      另外一個惠民的舉措是選擇西陵、白沙、楊岔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試點,為患者配備智能血壓計或者血糖儀。患者在家中進行血壓、血糖值的監測,產生的數據同步記錄和傳送到患者手機、與之簽約的家庭醫生手機,同時還記錄到健康管理大數據平臺的居民個人健康檔案。

      讓市民享受到“四師共管”的服務模式

      全科醫師通過互聯網在手機端監控簽約綁定患者自動上傳的血壓、血糖值,監督患者對專科醫生制定的診療方案的執行情況,并將病情控制不良的患者及時反饋至專科醫生做進一步治療。

      健康管理師負責患者的日常隨訪與健康教育,強化個體化健康教育,負責安排患者雙向轉診相關事宜。營養師對患者開展個性化的膳食指導。運動指導師主要根據患者不同的身體狀況,為患者制定個性化的運動方案并指導其完成。心理咨詢師主要對患者在就診,日常管理中遇到的心理問題進行咨詢和開解。“四師共管”的服務模式,完全實現了醫生和患者的無縫對接。

      高血壓、糖尿病的分級診療,雙向轉診以信息化為紐帶得以實現。“智慧醫療”惠民平臺充分發揮社區醫療機構在慢性病防治、健康管理中的作用,探索專科、全科“兩醫定診”,健康管理師、心理咨詢師、運動指導師和營養師“四師共管”的服務模式。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德县| 霍州市| 札达县| 延吉市| 定兴县| 开封县| 汾西县| 永新县| 宁强县| 陵水| 平顺县| 黎川县| 遂溪县| 皋兰县| 舟曲县| 贵州省| 六枝特区| 峨边| 澄迈县| 永新县| 汤原县| 富裕县| 会宁县| 靖西县| 彰武县| 澜沧| 湖南省| 乐昌市| 常熟市| 陆川县| 巴彦县| 广州市| 汽车| 吉安县| 古蔺县| 阿克| 邢台市| 缙云县| 福安市| 廉江市| 广元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