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宜昌網站
    特殊邊緣地區更需協同發展
    2018-01-21 10:30:26   來源:網絡

    近日,鄂、渝、湘三地相關部門與一批國內外知名專家齊聚湖北宜昌,就落實長江經濟帶戰略、建設三峽城市群共謀良策。這是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背景下,相關地方摒棄“等、靠、要”思想,積極謀劃區域協同發展的一次嘗試,具有積極意義。

    近些年來,盡管我國經濟社會整體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但受困于地緣、歷史等多種原因,一些特殊邊緣區域成為發展滯后的“洼地”。長江中上游的三峽地區,背靠武陵山、秦巴山等連片山脈,交通不便,距離成渝城市圈和武漢城市圈距離遙遠,受到的輻射拉動作用較小;又因位于多個行政區域的交界地帶,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整體偏低的狀況仍未得到根本改變。

    正值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沖刺階段,“洼地”關乎國家扶貧攻堅總體戰略的成敗,關乎區域平衡的大局。填平這些“洼地”,不僅需要國家層面的整體支持,也需要地方自主、自立地發展。國外經驗表明,在較為缺少大型增長極的落后地區,中型城市分工協同發展具有先天優勢,形成的城市群集聚效應能夠在周邊較大范圍內發揮輻射帶動作用,這對我們不少地區而言具有很好借鑒意義。

    三峽通則長江通,體制順則改革行。特殊邊緣地區的協同發展,首要難題在破除體制機制的不暢。特殊邊緣地區一方面存在“九龍治水都不管”,另一方面也存在“劃地為王圍墻高”。這就需要我們轉變“一畝三分地”的思維定式,打破體制藩籬和市場壁壘,加快構建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行政和市場環境。這是一項長期的龐大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從宏觀層面做好頂層設計和制度安排。

    此外,區域一體化協同發展的關鍵和難點在于產業融合。在比觸及靈魂還難的利益面前,怎么打破原有利益格局,是橫亙在地方政府面前的一道難題。哪些產業遷出去、哪些產業引進來,怎樣強強聯合、互通有無,如何處理好局部與全局的關系,充分發揮各省市的比較優勢,減少內耗,考驗著地方的智慧。

    協同發展不是眾星捧月,而是要繁星滿天;不是一枝獨秀,而是要均衡發展。盡管三峽城市群仍處于論證階段,在實施過程中也會面臨種種困難,但正如專家所說:“協同發展潛力巨大,光明前景可期。”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连城县| 黄浦区| 平江县| 临武县| 茶陵县| 吴桥县| 会东县| 衡阳市| 江都市| 藁城市| 团风县| 弥勒县| 凤城市| 许昌县| 雷波县| 临城县| 内乡县| 巴中市| SHOW| 丹东市| 临泉县| 如皋市| 德昌县| 清流县| 沁水县| 磴口县| 山阳县| 淮北市| 剑河县| 册亨县| 普兰县| 沂水县| 兴安盟| 青铜峡市| 大邑县| 浙江省| 台江县| 永康市| 华宁县| 通道| 新昌县|